菲律宾欧博allbet集团
院长信箱 书记信箱 English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2024年暑假读书会专题三

作者:来源: 阅读次数:日期:2024-09-05

为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经济和社会发展史、具备更广阔历史视野和国际视野,s36沙龙会、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于2024年8月开展暑假读书会活动。本次活动本着“精读”、“互动”的原则,设置“共同富裕”、“土地制度”、“中国经济”三个专题,每个专题下有一本经典书籍,由基地学生汇报分享。

2024年8月26日—8月27日,基地完成了暑假读书会专题三【中国经济】的读书分享活动,本次读书会由s36沙龙会梁银鹤老师主持,基地全体学生参加。

专题三的小组同学汇报了林毅夫老师的《解读中国经济》一书。小组成员针对本书的前十一章内容进行了重点分享,汇报内容贯穿了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重大经济历史现象,包括李约瑟之谜;赶超战略以及中国农村城市改革等,使我们能以统一的理论框架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经济问题。

王家乐同学在读书会中介绍了中国经济的五个基本问题,包括中国现代落后的原因、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增长差异、经济周期波动等问题的原因、21世纪中国经济改革的方向,以及当前经济热点问题。本书回顾了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成就,分析了中国增长潜力的关键因素,如制度、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特别强调了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同时,指出了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包括收入不平等、城乡差距、资源环境压力、外部失衡、货币升值、腐败问题和教育制度的挑战。

高玮苑同学分享了“解读李约瑟之谜”一讲。首先他介绍了李约瑟之谜包含两部分,其一是为什么在前现代社会中国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其二是为什么在现代社会(工业革命以后)中国没有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并落后于西方国家。接着他分享了三个比较流行的解释,分别为文化决定论,国家竞争假说与高水平均衡陷阱假说。在林老师看来,这些理论只回答了李约瑟之谜的一半,并没有通过统一的框架对该问题予以解释。最后,高玮苑介绍了林老师的看法,即在前现代社会,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在从事生产生活任务过程中尝试错误的次数更多,技术创新的可能性更大;而在现代社会,由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约束,使得有才能有好奇心的人都选择步入仕途,而没有进行科学革命与发明创造,因此中国没有在现代社会保持领先地位。

王立营同学分享了“近代的屈辱和社会主义革命”,中国在近代之所以不断遭受外国欺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欧洲的工业革命迅速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拉大了。而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反思,也是符合马林诺夫斯基的理论,由器物(洋务运动)到制度(戊戌变法)再到思想(五四运动)。其中我国在学习社会主义模式时,有犯过照搬苏联模式的错误,这个例子提醒我们,理论作为一种假说,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得以应用和实现的,我们要认真判断当下的情况是否与理论假说的前提相一致,否则理论的有效性就仍然存疑。

邵嘉鹏同学分享了本书的第四讲,主要介绍了中国成立后推行的赶超战略以及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由于重工业发展建设周期长,关键技术设备依赖进口,每个项目一次性投入大,而刚成立的中国面临资本不足,缺少外汇和资金动员难的约束。为了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我国形成了宏观上扭曲价格信号,行政上计划配置资源,微观上剥夺企业自主权的三位一体制度体系。为了配套城市生产,在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农村公社化,地区粮食自给自足,城乡断绝的户籍制度的政策。作者还介绍了农业危机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退出权假说,最后对1978年前的经济发展绩效进行了总结:如果把目标定为发射卫星或是发展重工业,那么传统体制就是成功的;但是如果把目标定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那么表现就很难让人满意。作者指出希望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愿景是好的,但是最后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普遍不成功。

李哲同学介绍了“东亚奇迹”与替代发展战略,强调要素禀赋结构提升是比较优势战略的核心。本讲认为在开放市场下,企业需随要素成本变化调整产业、产品和技术以保持竞争力。资本密集型技术将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推动企业向新产品开发和产业转型,激发竞争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产业升级。这一过程基于比较优势自发进行,无需政府补贴或干预,实现个人和社会生产活动统一,经济高效率和快速资本积累。

杨功赫同学介绍了本书的第六讲内容。从1978年改革开放的起点,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再到当前面临的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本讲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成就与挑战。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自发性及其对农业增长速度的显著提升,这不仅反映了农民的创造力和适应性,也展示了政策改革的巨大潜力。此外,林教授还提出了解决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如农业研发、粮食适度进口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为理解中国农村改革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思考。

巩佳怡同学介绍了“城市改革及遗留问题”。基于城市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作者梳理了1978年前后城市改革的不同方式并深入剖析了这些制度对城市的影响,进一步指出城市改革的难点和出路。城市改革以承认物质利益为起点,首要举措是赋予厂长、经理一定的自主权,在传统三位一体的计划体制中打开了一个突破口。随着自主权确立,资源配置与价格机制改革紧随其后,催生了计划与市场双轨并行的新体系。初期,市场轨虽显薄弱,却以惊人速度增长。两轨并行带来的种种弊端日益凸显,推动国家逐步缩减计划干预,最终实现市场单轨。作者指出,城市改革面临计划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平衡的难题,而出路则在于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真正的市场化。

田天宇同学介绍了“国有企业改革”。在书中,国有企业改革划分成了三部分:国有企业引发的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出路、国际间比较。书中指出,大多国有企业因政策性负担而建立,不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因而缺乏自生能力,只能靠政府压低利率以实现低价融资与刺激经济增长。要实现市场化经济改革,必须剥离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开放市场利率,用市场机制解决委托人-代理人问题和激励不对称问题,从而完成国企的市场化改革。

高北宸同学介绍了中国的金融改革,主要讲解了我国金融部门的现状,并探讨了什么样的金融结构最有利于发展。作者认为技术创新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金融部门承担了企业融资和风险分担的功能。因此,为了确保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必须要有金融部门高效的运转。从要素禀赋来看,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资本相对稀缺和昂贵。这决定了经济中最活跃的部门是劳动相对密集的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劳动相对密集的区段。因此,为了提高金融体系的配置效率,我们需要改变目前间接融资占比远高于直接融资、以大型国有银行和股市为主的金融结构;匹配以中小银行为核心,辅以大银行和股市的金融机构。

王毅伟同学分享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以及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本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论证了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性和可持续性。林毅夫教授重点讨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他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问题日益凸显,而新农村建设是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发展农村新基建能够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增长。教授详细阐述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目标,即要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牛治博同学分享了本书的第十一讲——“和谐统一的社会如何达成”。当前我国最显著的问题便是收入分配不均。收⼊分配不均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中国宏观经济的治理,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的建⽴。社会上对于改善收⼊分配问题有很多呼吁,希望通过二次分配来解决这个问题。学术界的普遍看法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而林毅夫老师的主要观点是,在⼀次分配中达到公平和效率的统⼀,⽽把二次分配作为补充⼿段,解决初次分配可能会遗留的⼀点问题,通过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如果中国按照⽐较优势来发展,创造出很多的就业机会,就可以让那些依靠自己的劳动力来获得收⼊的穷⼈得以充分就业,从⽽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其次,如果按照⽐较优势来发展,中国就能提⾼竞争⼒,使经济能够⼜好⼜快地发展,在就业不断增加的过程中逐步缩⼩城乡和地区的收⼊差距,避免资源过度密集和破坏⾃然环境的发展⽅式,实现和谐社会的构想。

《解读中国经济》是一本理解中国历史与现实问题的必读书目,其以自洽的逻辑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学理论解释世界的魅力。本次暑假读书会专题三的分享与汇报圆满结束,读书会充分发扬并凸显了读书会“朋辈学习”的初衷,基地班师生积极参与并分享了学习感悟,收获多多。

攥稿人:高玮苑 王家乐 王立营 邵嘉鹏 李哲 杨功赫 巩佳怡 田天宇 高北宸 王毅伟 牛治博

审稿人:何召鹏

上一条: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新生见面会顺利举行
下一条:2024年暑假读书会专题二

版权所有:s36沙龙会 - 要玩就玩沙龙会 学院南路校区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 邮编:100081 沙河校区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 邮编:1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