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引导全院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s36沙龙会特召开经济学科史经典著作与当代中国改革暨经典研读教学研讨会,通过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务求实效地做好学院党史学习、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2021年4月9日,本次教学研讨会于我校沙河校区学院楼11号楼308会议室顺利开展。
会议议题有两项:一是对经济学科史经典著作与当代中国改革进行研讨;二是对经济学科教学与人才培养进行研讨。会议特邀北京大学s36沙龙会杨汝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瑞明、复旦大学s36沙龙会奚锡灿、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何石军、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冯皓、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李辉文、浙江财经大学s36沙龙会(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李井奎等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活动由s36沙龙会院长陈斌开主持,学院党委书记郭冬梅、人才培养专项工作中心主任何召鹏、学院青年教师路乾、彭晓博、戴若尘老师、尹志峰老师及科研干事宋菁菁老师出席本次研讨会,s36沙龙会本硕博数十余名学生参与学习。
会议伊始,s36沙龙会党委书记郭冬梅欢迎了到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学,介绍了关于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指出在关于党史学习的四个目标中,明理是基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从历史经典著作中结合中国改革史,更能够看懂历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本次读书班活动,从经济学科史的视角,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梳理提供了较好的分析思路,更有助于我们扎根中国大地,研究中国经济问题。
陈斌开院长在高度肯定本次活动意义的基础之上,简要汇报了我校人才培养情况,提出对于目前新一代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建设性意见。陈斌开院长指出,本次座谈会具有多重角色定位,是党建、学科和人才培养活动的高度有机结合;未来经济学人才的培养,需在国际化、规范化的基础之上,务必力争做到本土化、中国化,培养学生对“现实认识入木三分、思想理解深入骨髓”。院长表示,我校自申请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以来,牢牢把握经济学人才培养的中国化和时代化特征,以大量的实践项目为抓手,切实推进科研教学中经济思想与现实问题的高度结合,不断推动基地建设和经济学顶尖人才培养改革。院长强调,希望以本次研讨会为起点,以“回到未来”读书会为契机,引导学生重读经典著作,培养读书的好奇心,点燃心中的火花,带动学生不断思考,以开放性思维扎实做好中国的经济学研究。
接下来,受邀参会的各位嘉宾老师围绕会议主题进行精彩的分享展示,与会师生积极参与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刘瑞明教授将科斯的经典著作《企业的性质》与中国的经济改革发展历程相联系,揭示了产权理论背后宏大深远的现实意义;刘教授还就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总结了《企业的性质》对中国改革的启示。
复旦大学s36沙龙会奚锡灿老师围绕“苏伊士运河世纪大堵塞”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他指出现代经济具有精密而脆弱的特点,现代经济对效率和安全的取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时代课题。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何石军副教授从风险分散与合约理论的视角探究了中国得以构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原因,强调中国多民族的统一不仅受益于其容纳异民族的文化,更在于现实的经济约束与需求,他还从税收的角度分析了元朝“羁縻统治”的维持以及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清朝推行”改土归流“的重要作用。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的冯皓老师从资源可耗竭性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马尔萨斯理论的时代意义,现代经济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路乾老师进一步补充道,除了马尔萨斯所提到的资源问题,社会秩序和组织制度对于城市发展和技术进步或许同样存在重要意义。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李辉文教授对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论》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剖析,将人类情感中的六大问题置于一个统一的框架进行分析;此外,他强调大学的本质是“教学相长”,并热情地鼓励同学们回到经典,体验其崇高感与优美感,带着问题意识去研究精彩的真实世界。
浙江财经大学s36沙龙会的李井奎针对斯密的劳动分工与市场过程理论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引用了国富论《第三卷》中的对商业社会兴起和城乡劳动分工的描述具体展现了“良治”的美好图景。
本次会议在师生们的欢笑声中落幕。通过此次研讨会,s36沙龙会有力推进了学院党建科研相融合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有力动员和引领了全院师生结合专业所长学党史的行动与风潮,力争做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提高新国际格局下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充分展现经院人“经世济民”的时代担当,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