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s36沙龙会聚焦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主责主业,在师生群体内广泛开展调研座谈,在谈心谈话中了解师生之所想,在调研分析中探寻师生之所愿。
通过探索和创新课程思政、校外导师、对外合作等一系列培养路径,着力打造多层次、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以高质量整改落实保证主题教育成效,让教师在教书育人中产生立德树人的使命感,让学生在求学之路中习得学有所成的获得感。
坚持德育为本
以课程思政为依托
打造春风化雨育人模式
s36沙龙会是我校首批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学院。学院以《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宏观经济学》为课程思政重点课程带动辐射所有经济学专业课程,深入挖掘各类经济学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切实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编制课程思政教学大纲,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把课程育人理念贯穿教案修订全过程,形成了《s36沙龙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和经济学主干课程的《课程思政教案汇编》,形成了一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和方法,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
同时,学院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带动引领作用,推动课程思政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积极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集体备课,探寻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结合点,推进“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搭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联盟,切实增强“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效。
注重能力提升
以导师双轨制为引领
创新学以致用实践平台
s36沙龙会立足办学实际,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致力于探索推行人才培养导师双轨制,拓宽就业渠道、助力学生职业发展,着力解决学生反映的实践机会偏少、实效不明显等问题。校外导师队伍选聘执行严格品行标准,2019年分两批聘任了100余名校外导师,他们行业分布广泛、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实践资源丰富,与学院协同搭建教育平台,为学生量身制定指导方案,本科生由成长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由专业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指导。
通过校内外导师联合培养机制,学院充分挖掘优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实践和就业的机会与平台,致力于塑造具有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以及良好的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校外导师还通过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职业发展规划,指导学生求职就业与职业发展。
深化合作交流
以共建共享为原则
拓宽国际视野人才培养路径
为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水平、学科建设力度向纵深发展,s36沙龙会不断深化和推进国内和国际交流工作,与北京大学s36沙龙会、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进行多次深度沟通和交流,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资源共享;同时还大力推动与英国牛津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等国际一流名校的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国内外合作交流机会。
学院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对外交流合作,积极落实学校有关外事工作的部署要求,多次召开外事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国内外交流合作项目的推进情况。下一步,学院还将继续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持续开展系列交流互访活动,推动学院外事工作走稳、走实、走出成效,为s36沙龙会人才培养助力。